近半年
51000
44500
近1年
51000
44500
近3年
75000
44500
近6年
80000
44500
近10年
80000
41000
查看更多
近半年
51000
44500
近1年
51000
44500
近3年
75000
44500
近6年
80000
44500
近10年
80000
41000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华夏时报记者 何一华 李未来 北京报道
90后二代成为实控人后,龙佰集团(002601.SZ)的表现一言难尽。
日前,龙佰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业绩创下8年来新低。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39亿元,同比增长2.80%;净利润21.69亿元,同比下降32.79%。2025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6.86亿元,同比下降27.86%。但这并不妨碍公司大方分红,2024年派现21.44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预计分红11.86亿元。
或许是为了安抚市场,在发布财报的同时,龙佰集团还发了回购公告,公司董事长和奔流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已发行的普通股股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回购金额为3—5亿元。
财报发布后,《华夏时报》记者就公司业绩相关问题邮件联系董秘办,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四季度业绩变脸
从龙佰集团2024年四个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其净利润分别为9.51亿元、7.70亿元、8.42亿元和-3.95亿元。公司在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54亿元,同比增长2.20%情况下,净利润却同比下滑136.43%录得亏损,与公司支付的一笔资金使用费有关。
2023年,龙佰集团拟分拆子公司云南国钛独立上市,引入19名战略投资者,并签订对赌协议,承诺在2027年12月31日前未完成上市工作,将回购战略投资者投入的本金并支付年利率8%的资金占用费。
不过后续公司改变了主意,2024年12月30日,龙佰集团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子公司股权的议案》,回购子公司股权并与19名战略投资者签订《回购协议》。此后,龙佰集团按使用天数计算,支付了约3.02亿元资金占用费,该费用计入了2024年公司财务费用。
龙佰集团对存货、商誉以及固定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也是公司2024年四季度净利润亏损的原因之一。财报显示,公司去年资产减值损失达到3.42亿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和商誉减值损失分别为1.74亿元和8964.56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截至2024年12月31日,龙佰集团商誉的账面余额高达60.23亿元,或许也在为后续业绩埋下雷点。
知名财税审专家、资深注册会计师刘志耕告诉记者,当商誉所对应的资产组或资产组合出现减值迹象,并且经过减值测试确认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必须计提商誉减值。例如,当企业的现金流或经营利润持续恶化或明显低于形成商誉时的预期,特别是被收购方未能实现其承诺的业绩时,就应该计提商誉减值。
公司巨额商誉,源于溢价并购项目。2015年以来,龙佰集团加快了收购、项目建设的步伐,陆续收购了龙蟒钛业、瑞尔鑫、东方锆业、中炭新材料、中州炭素等,先后实施了氯化法钛白粉、海绵钛、新能源项目等,公司规模快速扩张。
如今,部分项目也开始面临商誉减值问题。
由于新能源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行业目前高度产能过剩,疯狂内卷,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2024年毛利率为-5.93%。业绩亏损后,龙佰集团对两家负极材料子公司中炭新材料和中州炭素分别计提减值准备2480万元和1082万元。此外,公司还对东方锆业计提减值准备5399万元。
持续大手笔分红
和大部分企业中期分红不同,龙佰集团一年分红两次,分别是一季度和三季度。2024年一季度,公司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6元,派现金额14.32亿元;三季度则是每10股派3元,派现7.127亿元,全年共计分红21.44亿元,股利支付率为98.89%。
记者注意到,近十年龙佰集团的股利支付率都非常高。2015年到2025年一季度,公司股利支付率分别为64.21%、229.83%、84.58%、66.68%、58.75%、89.67%、55.83%、83.62%、66.82%、66.62%、98.89%和172.88%。
从股东结构来看,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52.90%,这也意味着,公司愿意与广大股民分享成长红利。记者了解到,高分红和回购也一直是部分投资者青睐公司的原因。
具体来看,公司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许冉持股数量为5亿股,持股比例为20.95%,其母王霞持股1.265亿股,占比5.30%。公司2010年3月3日—2014年7月15日实际控制人谭瑞清及其控制的河南银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分别为8.27%和2.56%。
但是高分红的同时,公司有息负债也不少,并支付高额利息费用。
2024年公司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长期借款分别为93.68亿元、37.62亿元和92.13亿元。2024年龙佰集团支付利息费用8.84亿元,除去上文提到的资金占用费3.02亿元,仍有5.82亿元。2022年到2024年,公司支付的利息费用分别为3亿元、4.24亿元和5.56亿元。
也有投资者对此表示了担忧,“如此之高比例分红,有点吃干抹净的感觉,对公司的稳定和安全不利,将来公司要用资金将不得不依赖股权融资。”
事实上,龙佰集团确实有这么做。2016年,公司在净利润4.42亿元的情况下,分红10.16亿元,却向市场融资100.7亿元,用于收购龙蟒钛业100%股权,偿还银行贷款并补充营运资金。2021年公司派现26.11亿元,又向市场募资22.65亿元,用于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钛白粉价格下降
在财报中,龙佰集团介绍自己布局了硫酸法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海绵钛及高端钛合金,并拓展了“钒、锆、铁、钪、钴”等钛衍生品领域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等新兴产业。
但是从营收结构来看,钛白粉仍是当之无愧的主营业务。2024年公司钛白粉营业收入为189.8亿元,占比68.99%。这也意味着,钛白粉行业情况和价格走势对公司未来业绩影响仍较大。
近五年来看,中国钛白粉市场保持供大于求的状态,供应增速远大于需求增速,行业竞争加剧,除了供需基本面外,国外政策变化对国内市场产生阶段性影响。
卓创资讯钛白粉分析师孙珊珊告诉记者,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看,目前钛白粉行业处于成熟期,市场供需增速放缓,供应过剩的情况较为突出,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市场竞争较为激烈。“2024年部分大型企业也无力维持行业相对合理的利润水平,加入到无序的价格竞争当中。”
出口方面,国内企业也面临挑战。自2023年8月以来,欧亚经济联盟、欧盟、印度、巴西和沙特阿拉伯相继对我国钛白粉行业发起了反倾销调查,进一步压缩了国际市场的出口空间。
对于2025年钛白粉价格走势,孙珊珊告诉记者,产能进一步扩张,但国内面临房地产增长乏力的困境,对钛白粉需求将继续减少。而出口市场面对来自反倾销的压力,阶段性出口将有所受限。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在无其他有力因素刺激下,预计2025年钛白粉价格将继续承压。
具体来看,2025年一季度,由于供应快速增长,内需不佳以及对未来增长缺乏信心,钛白粉企业三次提价下,价格仍承压下行。卓创资讯数据显示,一季度均价在14480元/吨,环比持平,同比下跌11%,季度内各月均价均低于过去五年最低水平。
孙珊珊预计,二季度钛白粉市场或将呈现下跌走势。预计4月至6月的均价分别为14800元/吨、14200元/吨和14000元/吨。二季度价格高点出现在4月上旬,为15300元/吨;而低点则可能在6月出现,价格或阶段性下探至13800元/吨。
免责声明:钛谷交易网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钛谷交易网所有,转载需取得钛谷交易网书面授权,且钛谷交易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钛谷交易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