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
51000
44500
近1年
51000
44500
近3年
75000
44500
近6年
80000
44500
近10年
80000
41000
查看更多
近半年
51000
44500
近1年
51000
44500
近3年
75000
44500
近6年
80000
44500
近10年
80000
41000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春节假期结束,龙年刚上班,记者来到中国钛工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宝钛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钛集团),采访了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俭,面对面聊了一个多小时,聆听他谈钛势、析钛势,在纵横交错中谈论宝钛集团发展的钛势,谈论中国钛工业发展的钛势。在现实的眼光中回眸历史的钛势,在历史的眼光中看到发展的钛势。
王俭说,钛工业的发展最早是源于军品服务于军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美建交后,服务于军品的钛工业开始朝着民品领域拓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还成立了全国钛应用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重视钛的民用推广后,1986年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东英为科技顾问拍摄的《崛起的第三金属——钛》,还荣获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科教片。王俭说,由于国家重视钛在民用市场的推广,上世纪八十年代钛企业过了一段好日子,这也一是说明钛的特殊性,二是说明钛的周期性,三是说明应用领域的推广性。他说,当时自己还在读书知道厂里的形势还不错。
王俭说,钛工业的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或多或少是有联系的,牵引着钛工业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大量走私钛涌入国内,对国内钛及钛加工材冲击比较大,宝钛集团、遵义钛厂的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当时国家还收储了500吨遵义钛厂海绵钛。他说,当时已经在宝钛上班,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走私钛冲击、亚洲金融危机导致整体经济不好、国企员工下岗潮、企业生存艰难的印象特别深。王俭说,后来为了生存,宝钛多条腿走路,多元化发展,开始推广出口,以拓展企业的生存之路。当时宝钛出口的棒材、板材经用户检测,实物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还有差距。提质树品,工艺攻关,生存发展,宝钛人明白了质量才是走进市场、走出国门的硬道理。
随着质量逐步提升,得到法国空客、美国波音等国际知名公司的质量认可,宝钛集团的外贸工作趋于正常,“宝钛品牌”在国内外声名鹊起。正是因为几十年的技术沉淀、品质沉淀、文化沉淀,为2023年宝钛集团外贸工作创佳绩奠定了基础。王俭说,树品牌让宝钛尝到了甜头,“宝钛品牌”慢慢从无到有,从外贸几千万美元、一亿美元左右长期徘徊,去年出口大幅跃升,达到20多亿人民币。外贸、军品、民品“三驾马车”相互驱动,相互支撑,既提升了宝钛集团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又拓展了对市场需求的战略布局。
针对2023年延续下来的市场调整,王俭也有自己的分析与建议。他说,市场需求总体向好是肯定的,只是产能增长与需求增长不能失衡太大,一旦产能、产量增长“超速”,市场需求增长“低速”,便会导致价格走低与利润稀释。2023年钛及钛材市场需求量依然呈现上行趋势,价格却呈现下行趋势,原因就是实际生产量远远大于实际刚需量。对于海绵钛未来发展的趋势化,王俭说,海绵钛第一方阵板块已经形成,有钛矿资源的海绵钛企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成本优势,其他海绵钛企业要在专精特新和市场多元化上努力前行。
对于钛行业的展望,王俭说,钛市场蛋糕越来越大,领域区分越来越细,产品做工越来越精,技术工艺越来越有创新。他说,上世纪钛产业发展是单一化、寡头式经营,如今的钛产业是多元化发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作为宝钛集团未来发展承续持稳,开拓创新才有出路,既要履行好国企责任做好军品——这是责无旁贷的宝钛魂,又要拓宽应用领域做好民品——这是让钛品走进客户与消费者的追求,也要在“双循环”之路上做好外贸——这是宝钛品牌走出国门的豪气,更要拓展新域突破创新——这是历练宝钛人内生动力的关键。王俭说,宝钛集团是三线企业,文化与灵魂的沉淀和传承,是宝钛前行的动力与基石。
对更多其他领域融入钛领域的发展,王俭的看法是,钛产业要立足钛域,走出钛域,吸引外域,共兴钛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做好钛产业。王俭拿了一个钛域外人士研发的钛产品说,这就是不做钛的人研发的钛产品,他跳出了钛圈,打破了钛的框框,我们正在与其对接合作。看得出来,宝钛人的文化是在“容人容我中容发展”,这或许也是宝钛为国内培育了许多钛人才而享有“黄埔军校”的最好诠释。
王俭说,钛市的把握需要把钛事做好,钛事的做好需要把钛势看好。他说,钛产业发展既有国内大环境的因素左右,又有国外大环境的因素影响,更有企业自身发展布局的制约。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的内生动力,内生动力好的企业承续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强,把握市场机遇能力强,走出调整市道的能力强。
在现实的眼光中回眸历史的钛势,在历史的眼光中看到发展的钛势。每一次走进宝钛与经营者交流聆听其谈宝钛,都能够感受到宝钛文化的承续,一个企业有了文化便有了灵魂,有了灵魂的企业在发展的路径中自然是一脉相承。龙年在与王俭的钛势纵横访谈中,记者再一次感受到了宝钛人的宝钛魂。
采访札记
钛势好钛事要做好
每年春节后首访宝钛集团已是惯例了,因为,宝钛集团在中国钛工业体系布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甚至可以说宝钛集团是中国钛工业发展的“晴雨表”。走进宝钛集团感受生产经营变化的氛围,或多或少能够看到钛产业整体发展的势头。近年来,钛工业发展势头趋好,宝钛集团体格日益壮大,宝钛集团周边的“903”群体以及国内多地的钛产业发展势头同样趋好。宝钛集团的“势”是一个风向标,宝钛集团在发展中的思考与建议对于产业的发展是有启迪和启示的。访谈中,王俭纵横钛势的一些见解值得关注。当前钛及钛产业布局对于中国钛工业的未来是助力向前,对于短时间的调整与优化是发展途中的修复,看到未来发展的钛“势”,做好当下手中的钛“事”,立足高质量发展,才能增强抵御市场调整修复的能力。
免责声明:钛谷交易网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钛谷交易网所有,转载需取得钛谷交易网书面授权,且钛谷交易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钛谷交易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