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
50500
44500
近1年
50500
44500
近3年
75000
44500
近6年
80000
44500
近10年
80000
41000
查看更多
近半年
50500
44500
近1年
50500
44500
近3年
75000
44500
近6年
80000
44500
近10年
80000
41000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砥砺前行照亮逐梦之路
——2024年宝鸡工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宝鸡再次跻身“2024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名列第84位,比上年前移了3位;
2024年前11个月,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83户;
由我市牵头创建的“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省第二个“国字号”先进制造业集群;
……
2024年,我市继续聚焦工业强市建设,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凝心聚力抓工业、强实体,加快转型升级迭代,全面提升工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地位。
苦练内功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制造业是宝鸡的优势所在,也是宝鸡面向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希望所在。
2024年初,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引爆了宝鸡市民的朋友圈,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我市钛材生产加工量每年约6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65%、全球产量的33%,宝鸡钛产业规模跃升全球首位。
钛及钛合金产业是我市聚力打造的四大千亿优势产业集群之一,也是宝鸡13条重点产业链之首。被誉为“中国钛谷”的宝鸡,依照《宝鸡市钛及新材料产业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在延链补链和全面提升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上蹄疾步稳。
2024年8月底,宝鸡高新区钛及新材料产业园清庵堡园区项目建成,在市区各部门合力攻坚下,该项目建设工期从三年缩短至一年半。作为省、市重点项目,这个园区集聚了众多钛企,还配套建设了企业服务中心、创新孵化中心、金融科技创新中心等,为助力我市钛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年底,由陕西大力神航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品质大吨位航空航天航海熔铸锻造生产线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市钛及钛合金领域产品加工精度和质量再上新台阶。
2024年,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打造的专业化轨道工程机械整机制造基地投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吉利20万辆新能源车型技改项目、年产50万吨大窑饮品智能工厂项目、宝鸡杭叉总部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为宝鸡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从发展数据看,2024年我市工业发展多点开花,增速呈现近年来最好水平。全市各级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建立重点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台账,“一企一策”抓服务,全年谋划实施的78个新增产能重点工业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新增产值110亿元,位居全省前列。1月至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大盘稳定。
同时,我市精心打好项目带动、创新驱动、链群提升三大攻坚战,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坚持“群长+链长”制,支持企业开展产销对接、产业链配套、产业链招商,建立产业链工作月度评比制度和企业反映问题办理制度。2024年前11个月,13条重点产业链中11条产业链增加值增速超过8%。
创新发力
赋予宝鸡造更多“新智慧”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全市上下集中精力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提高发展质量,创新活力逐步释放,发展的“含金量”与日俱增。
2024年初,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功打出我国首口万米深井。与此同时,宝钛集团打响了以科技攻关为主导,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攻坚战,实施关键科研项目百余个,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利器。
中国石油集团宝石管业有限公司于2024年底成功试制国内最大壁厚螺旋输送管,令人惊叹的是,实现这个全国之最,该公司仅用了15天。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以创新为引擎,不断开拓进取,1月至10月“智云”新能源车销量突破5000辆,同比增长近9倍,累计销量排名行业前五……
不难发现,2024年,追求技术创新、努力开拓市场成为我市众多工业企业的显著特点,也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输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4年,我市大力推进工业强市“15513”工程,加快构建“45511”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经济支撑力、竞争力、带动力持续增强。同时,全面落实“1+5+N”政策体系,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育、企业培育、品牌建设、金融支持等方面持续用力,积极用好工业发展基金、各类财政专项资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促进企业盈利状况持续好转。
转型升级
新质生产力释放新活力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突破口是“人工智能+”。宝鸡拥有8000余户工业企业,推动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是摆在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挑战,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当前,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走在西部前列,2024年新增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56户,新增DCMM贯标企业53户,5户企业入选全省数字化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免责声明:钛谷交易网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钛谷交易网所有,转载需取得钛谷交易网书面授权,且钛谷交易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钛谷交易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